第73章_如果这是宋史
万册小说网 > 如果这是宋史 > 第73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3章

  冲到了贺州城前,第一个问题是城下的壕沟,就见这些丁夫精神焕发,拿出了各种各样自己趁手的家伙,又是锹又是铲,一阵忙乱,壕沟就填平了,紧接着他们就冲向了城门……再以后,他们就进城了。

  潘美在后面眼睁睁地看着,下巴都把脚上穿的皮鞋都砸瘪了。这,这是怎么回事?!眼睛,我的眼睛还是我的吗?

  但其实原因非常简单,例来如此,死气活样得过且过的就怕凡事拼命来真格的,你在他们的面前砍了谁的脑袋他们都不心疼不害怕,可是只要真杀到了他们跟前,哪怕只是填平了壕沟,还隔着整面城墙他们都会尿裤子。

  不信吗?这一段史书上明明白白的写着——堙其堑,直抵城门。城中人大惧,开门以纳,遂克贺州。

  就是这么的简单,当潘美垂头丧气哭笑不得地走进贺州城时,他终于明白了赵匡胤为什么就只给了他区区十州的人马,并且之后再也不曾给他什么援军。

  因为南汉实在是……什么也别说了,领导就是英明伟大。

  让世界重新完整地进入赵匡胤的视线里,富庶庞大的南汉只是广漠世界的东南一角,全国一盘棋,他的目光必须时刻关注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东、西、南、北,甚至就在他的身边,他要做的事情都实在是太多了。有充足的资料显示,潘美和征伐南汉的战事并不是他在这个时期里最关心的。

  当你的本职工作都要丢了时候,你还会去为几百块钱的外快操心费力吗?赵匡胤就是这样,得到南汉会让他锦上添花,可是北方本土的危险才与他性命攸关。

  就在潘美踏进贺州城的时候,契丹人突然集结了六万人马,偷袭宋朝边境的重镇定州。事发突然,契丹人的骑兵忽聚忽散,转瞬即至,无可捉摸,但是这时才真正显示出了赵匡胤多年经营北方的成果。他迅速接到了战报,而且还有充裕的时间调集人马选派将领,他派出了人叫田钦祚,时任判四方馆事。

  判四方馆使,最早出自唐朝末年的内诸司,这个部门权势滔天,源于它的主管者和皇帝零距离,对了,就是太监。进入宋朝之后,内诸司使的最高级官员变成了枢密使。其下为宣徽使、内客省使、客省使、引进使、四方馆使、东上阁门使、西上阁门使……等等等等,也就是说这位田钦祚,是主管兵部的枢密院的直属下属。

  赵匡胤一如既往地发挥了自己的强项,他把田钦祚拉到了一边,小声吩咐了好一会儿,之后田钦祚连连点头,火速带人冲向了北方边境。请注意,不管此人之前多么的默默无闻,也不管他以后是怎样的混帐讨厌,这时候的他勇猛坚毅无可挑剔。

  有一个数字让人瞠目结舌,难以致信,因为他带去的人马只有3000!

  而契丹派出来的人马总数却是60000……就这样,田钦祚和他的3000人马在满城与契丹兵团遭遇,双方立即接战,众寡如此悬殊,可战斗的结果居然是田钦祚获胜!

  史称“辽骑小却”。可是下一步,就证明了田钦祚当时已经全力以赴,杀得超状态了。因为他眼见敌人退却,立即追击,把赵匡胤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的话忘到了脑后。

  赵匡胤告诉他——“彼众我寡,背城列战,敌至即战,勿与追逐。”

  前面三句十二个字田钦祚执行得非常好,他快速赶到,背城列战,战之能胜,而后……他开始了追击。边追边战,田钦祚带着他的3000人尾随着庞大的敌群,一路追到了遂城。就在这里,契丹人乱箭如雨,突然间田钦祚翻身落马。

  下一瞬间,田钦祚迅速从地上跳了起来,虚惊一场,是他的马中箭了。英勇的战将被自己的战士所爱戴,立即有一位名叫王超的骑士把自己的马让给了他。之后宋军士气大振,就在遂城城外,与契丹兵团剧战,史称“自旦至晡,杀伤甚众。”

  旦,为“平旦”,是早晨5--7点;晡,是下午3-5点,自己的边城要塞就在身边,可宋军将士决不入城,与契丹人在城外的旷野之中血战将近10个小时!

  入夜之后,田钦祚率领自己的士兵退入遂城,城外虏骑千重,契丹人把他们包围了。之后的几天里,田钦祚一直坚守遂城,城外虽然有六万敌人,但遂城始终没被攻破。但是真正的难题还是出现了。

  遂城缺粮,这是个边境的小要塞,不可能像太原、开封那样随时囤积巨额的粮草。而田钦祚还不知道自己的援军什么时候会到。面临危境,他绝不苟延残喘,而是选择了再次冒险。在一个晚上,田钦祚整顿了剩余的兵马(整兵),突然打开南城门,聚积全部力量于一点(突围一角出),冲出了契丹人的包围圈,赶到了附近的另一个据点保寨。

  由于他的迅猛以及出其不意,史称这次突围“军中不亡一矢”,而后契丹人就此退兵。

  查阅历史资料,有后世学者对田钦祚突围之后,契丹人就此退兵很不解,认为此中有假。试想人数对比如此悬殊,而且田钦祚已经是困兽犹斗强弩之末了,契丹人怎么会突然不打了?

  这很好理解,当时的契丹人对宋朝并没有多大的领土野心,这样的突袭只是为了一时的掳掠,俗称“打草谷”。干这个活儿必须快,讲究突然袭击,得手就走,是契丹人发财的重要手段,可没想到这次赵匡胤早早就知道了消息,而且田钦祚过分勇猛,死死地缠住了他们。围困遂城的那几天,已经足够宋军调集人马,纵军合围的了。而在契丹人的心理安全方面,几天的原地不动,也超出了他们的警惕极限。

  契丹人退了,一时间之间田钦祚名声大震,北地传言这一战“三千打六万”。而在史书中,随后就出现了一句在宋史里极其著名的话——赵匡胤大喜,对左右人说:“契丹数入寇边,我以二十匹绢购一契丹人首,其精兵不过十万人,止费二百万绢,则敌尽矣。”自是益修边备。

  如今去看任何一本研究宋史的现代书籍,这句话出现时,都会与赵匡胤在讲武殿之后的私人金库“封桩库”联系起来,整句话是说——“待储满五百万贯,即向契丹赎回燕云十六州,如不允,则散此金绢募勇士,我以二十匹绢购一契丹人首,其精兵不过十万人,止费二百万绢,则敌尽矣。”但在《续资治通鉴》中却记载着这是赵匡胤在田钦祚以寡敌众,逼退契丹之后的兴奋之语。

  但不管怎样,这是有宋一代难得一见的雄壮勇烈。宋人真的是怯懦的吗?回答是“不”,这与问现代的中国人为什么一度举国贫困一样,根源在于体制。纵观华夏历史,汉人的活力总是被自己的制度所压制,尤其是宋朝,细读宋史就可以发现,无数次被外敌所侮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极其震撼但又万般无奈的史实。

  如靖康时被数万金兵击破都城,掳走皇帝,那时的宋军给人的印象是彻底的不堪一击,可是短短的七八年之后,宋军就可以以压倒性的优势击溃金兵的主力军团。这是什么原因?而后更有独力抵抗已经占领半个世界的蒙古军队长达40余年的空前壮举……这都说明了什么?!

  我们是能战的,只是不要随时给我们披上枷锁!

  可没有人能理解赵匡胤的帝王心术,在公元970年前后,有无数的史实可以证明,诞生不过10年的赵宋王朝还只是历史长河里的一个娇弱的新生儿,它崛起的势头和坚挺的程度在漫长的五代十一国里并不是空前绝后的。比如说,就在潘美进占贺州城的时候为止,他的势力范围和拓张速度,都比不上后唐宗皇帝李存勗。

  尤其是赵宋的威慑能力,远远不及当年的后梁与后唐,就比如说汉地以北的大敌契丹,当年李存勗率领全盛时期的沙佗人,把辽国的太祖皇帝耶律阿保机打得落荒而逃,再加上30多天平前蜀等功绩,一时之间没有任何人敢怀疑他马上就会夺得天下。

  而赵匡胤步步为营,可以说他的势头弱些,但一直也在逐步做大。可是这时宋朝无论在北方还是在南方,战争都方兴未艾,正是用人之际,他却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在自己的开封城里,再次给军中仅存的宿将元老们摆下了一桌丰盛的酒席。

  这些人没有一个不是威名赫赫,震怖当时的军中名将。他们以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天平军节度使石守信、归德军节度使高怀德等人为首共12人,而赵匡胤的目标主要定在了其中的安远军节度使兼中书令武行德、凤翔军节度使王彦超、护国军节度使郭从义、定国军节度使白重贇及保大军节度使杨延璋等5个人的身上。

  再一次摆酒,再次摆在了赵匡胤势力最核心密度最高的禁中(皇宫里)。被特殊邀请的5个人里,有的忐忑不安,因为心里有鬼。比如说王彦超。还记得这位节度使大人吧?在22年前,赵匡胤第一次离开家浪迹天下时,曾经投奔过他。可是他只用了N贯铜钱就把后来的皇帝老儿打发出门,这样的壮举换了谁,还能再安生地过日子?

  但是赵匡胤不比常人,早就主动替他解开了这个疙瘩,在某次君臣同乐的宴会上,赵匡胤在酒酣耳热之余,突然在大厅广众之前问他——卿昔日在复州,朕往依卿,为何不收留我?

  可以想象当时赵匡胤一定是半认真半玩笑,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好多年,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王彦超吓坏了,他立即避席跪倒,说出了想了好多好多年的圆场话——当日臣不过一防御使耳,一勺浅水岂能容纳神龙耶!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css.cc。万册小说网手机版:https://m.wcss.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